2021年,最大的關鍵詞:震盪!

2021年最後一天,最後一篇文章,要給這一年做一個總結,畫一個句號,我能想到的最合適的關鍵詞,就是震盪!

有時候,震盪是泥沙俱下;有時候,震盪是激濁揚清;有時候,震盪是翻天覆地;有時候,震盪是海清河晏。

第一個震盪,也是最大的震盪,是股市,去年春節之後,整個股市堪稱山崩地裂,無論是美股中的中概股,還是港股A股,基本是「團滅」,尤其是是科技股,股價沒有折一半的,都是好公司啊,如能逆勢上漲的,都是股市地震里的幸運者,踩到了經濟周期的紅利,享受了時代浪潮的回流。

經濟整體震盪,行業也不例外。

今年最大的行業震盪是教培,新東方、學而思、高途等上市公司市值只有最高峰時的5%左右,上百萬人離開這個行業,他們曾經的培訓理念崩塌了。給小孩培訓是剛需,但剛需帶來的內卷已經讓家長卷不起了。有一個朋友,小孩上小學,媳婦是教培行業的老師,媳婦一個月掙兩萬多,而小孩要參加的培訓班,一個月也兩萬多,媳婦白忙活一場,相當於「燃燒」了一個媳婦,收獲了一個不知道有沒有多才多藝的小娃。

沒有人敢停止雞娃,除非大家都停止;以前我們上學的時候,以為教育改變命運,當我們長大了,才知道,教育是鞏固自己階層的——能不下滑就不錯了。

這是上一個時代進步帶來的副作用,下一個時代要換一種方式去消化——震盪,避之不及,又難以避免。

行業大震盪泥沙俱下,企業大震盪激濁揚清。

展開全文

反壟斷最大的罰單開給了網際網路巨頭電商老大阿里巴巴,182億的天價罰款,給了行業極大的震撼,也扭轉了行業的風氣;這對阿里也是一個調整的契機,減負商家、調整流量機制、改革內部管理、反思企業文化,甚至更換了全球最大電商平台淘寶天貓的直接負責人,沒有企業能一直順風順水,福禍相依,進退之間,要看智慧與胸懷的平衡。

生活服務領域的第一名美團,也在反壟斷上吃到了34.4億的罰單,跟阿里比,還是比較輕的,美團的「二選一」規模不大、手法隱蔽,但對實體商家帶來的影響很壞;除了反壟斷,美團在騎手待遇方面還遭到了全社會差評,讓騎手困在系統了,讓商家困在促銷里,美團以上帝視角把商家與自己的矛盾和騎手與自己的矛盾轉嫁到騎手和商家的矛盾,終究沒有迷惑大眾的視線。

地產行業的第一名,恆大,在2021震盪到迷失自我,恆大老闆許家印從首富到2萬億負債,震驚全球,如果沒有國家堅定的「房住不炒」的政策,恆大還會逍遙幾年,但房地產市場2020年是冷,2021年是寒,過去20年房地產市場的運營奧秘都是金融財技,而不是產品和服務。

如果說阿里的震盪是態度轉變,美團的震盪是責任擔當和野心收斂,其他改換門庭的企業震盪是放棄幻想腳踏實地,那麼恆大的震盪則是發展模式的轉型,把融資玩到極致,把供應商、員工、銀行、國內外各種融資機構都給自己墊背,這種模式,到頭了。

直播帶貨行業一姐薇婭和行業第三雪梨,都因為納稅的問題倒下了,直播行業的大震盪是所有人都預感到了,只是沒想到這麼嚴重,行業一姐,上過春晚,積極扶貧,口碑還不錯的薇婭竟然也偷逃稅款,而且數額巨大。薇婭之後,上千名主播主動補稅,可見行業有多粗放。

不過,作為上海某區納稅第一名的張庭林瑞陽夫婦的公司,竟然也沒能躲過2021,不過,應該說竟然到2021才被涉嫌傳銷立案調查,納稅大戶也不是護身符啊,成立於2013年的TST庭秘密微商品牌,歷時八年而不倒,也是奇跡。

在我眼裡,2020年,微商就已經全面崩盤了,但是作為微商第一的張庭,有明星身份,有納稅大戶的名頭,按說應該萬無一失,但拉人頭的行為是確實存在的,團隊計酬的模式也是存在的,石家莊裕華市場監督局歷時半年發動400多人調查TST,總會給大家一個交代吧。

張庭夫婦涉嫌傳銷如果能確定,意味著微商這種存在了近十年的商業生態將徹底終結,微商不是震盪,是完滅。

2021年的震盪當然不止這些,這些只是作為整個行業或者行業第一面臨的大震盪,其他企業的震盪還有很多,比如蘇寧易主,騰訊放手京東,百度大裁員,完美日記股價暴跌、新消費品牌集體失寵等等,行業大震盪,在影響著無數人的命運。

有的人在震盪中沒落,有的人在震盪中崛起;有的人在震盪中恐懼,有的人在震動中頓悟;有的人在震盪中順從,有的人在震盪中叛逆;有人在震動中消沉,有人在震盪中驚醒。

是震盪改變了人,還是震盪讓人現了原型?

2021年,再見,震盪!2022年,你好,震盪!


作筆記是好習慣,給你新想法

連結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