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哥情感觀點系列#
(山哥聊情感,圖片來自網絡)
文/龐鳳山
01
有一種婚姻,叫家庭包辦婚姻,彼此沒有共同語言,也沒有共同愛好,有的只是在一起搭夥過日子。
對於這樣的婚姻,無疑是很不幸的,也是很痛苦的,兩個人在一起貌合神離,有很多東西無法溝通和交流,也沒辦法交集,只能是對湊著生活,實在是很無奈。
著名笑星趙本山老師,當年和他的前妻葛淑珍就是類似這樣的一種婚姻,那會的本山老師還很年輕,也沒有什麼名氣,但是他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心存理想,婚後一直沒有安於現狀,始終都在謀求事業的發展。
伴隨著事業的上升和成功,趙本山和前妻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畢竟,葛淑珍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沒有什麼文化,也沒什麼更多的追求。
而趙本山,每天要外出奔波去各地演出,兩個人經常是聚少離多,原本就沒有什麼共同語言,再加上這種現實情況,這讓兩個人之間的隔閡就越來越大。
婚姻到了這個階段,對於趙本山和葛淑珍來說,恐怕兩個人都不太舒服,說得不好聽一點,表面上看兩個人是夫妻關系,而實際上可能早已經是名存實亡了。
其實,婚姻就是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到底是幸福還是不幸,各自的心裡都很明白。
所以,當趙本山特別難為情的向葛淑珍袒露自己真實的想法之後,葛淑珍很坦然的接受了這一切,並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的糾纏和反對。
趙本山曾經在當年接受魯豫專訪時,為此說過和前妻提出離婚的糾結。他說他一直張不開口向前妻葛淑珍提離婚,總覺得這樣做有點對不住她,怕傷害了她。
展開全文
當魯豫對趙本山說:你下這麼大的決定時難免會擔心別人在背後議論你什麼。
對此,趙本山卻強調說:我那倒是不怕,我怕的是她多想,因為她畢竟沒念多少年書,她很傳統,我怕她出現點啥事。
02
本山大叔就是本山大叔,為人還是很善良和仗義的,他最終雖然選擇和前妻葛淑珍離婚了,但是將當時的全部財產悉數留給了葛淑珍和大女兒,用現在的話說,選擇了淨身出戶,以彌補自己當時內心的擔憂與愧疚。
好在葛淑珍雖然沒什麼文化,但也是通情達理之人,對趙本山的離自己而去,沒有任何抱怨和不理解,她默默的選擇接受這個現實,獨自撫養自己的女兒,和女兒相依為命的生活,自己也很獨立和要強。
雖然,趙本山和她離婚之後,從來沒有放棄對她們母女的關照,包括經濟上的資助。但葛淑珍一直沒有選擇去依賴,去放棄自我,而是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勞動自食其力的生活,據說她靠著自己的奮斗,早已經是百萬身家。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其實都應該這樣的,當兩個人在婚姻當中沒有愛了,或者因為種種原因走不下去了,就不要再勉強自己,也不要為難對方,應該好好的坐下來協商,選擇和平分手,選擇好聚好散。
人和人之間的感情和緣分,原本就不是永恆不變的。誰都不敢保證誰能守護誰一輩子,彼此有愛時,要好好的去珍惜,珍惜那份難得的擁有。
當相互的愛已然耗盡,那就選擇放愛一條生路,相互放手和成全。
就像本山大叔和他的前妻葛淑珍那樣,這樣的一對夫妻,原本就是包辦婚姻的犧牲品,當彼此實在是沒有共同語言時,也就沒必要強行在一起了。
人這一輩子,總會有很多無奈和遺憾,尤其是在感情和婚姻當中,吵吵鬧鬧、聚聚散散、分分合合,都是避免不了的事情。
正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樣,很多時候都是無法抗拒的存在。
03
奧斯瓦爾德·施瓦茨說:美滿的婚姻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一,不幸的婚姻無異於活著下地獄。
婚姻,是用來讓人感受幸福與溫暖的,不是用來傷害和折磨的。
所以,當兩個人在婚姻里體會不到任何幸福,有的只是無奈和痛苦,那就應該讓彼此停下來,好好的審視一下這個婚姻了,看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如果實在無藥可解,無藥可救,那也就沒必要為了面子為了其它,在那苦苦支撐了。到頭來,兩個人都在那痛苦和難受,那又何必呢。
就像本山大叔當年和葛淑珍一樣,起初,本山大叔也不忍心去和前妻提離婚,畢竟在那個年月里,這種事情好說不好聽。
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現實就擺在那裡,這樣的兩個人,已經不再是當年的兩個人了。
可能葛淑珍還是當年的葛淑珍,而本山大叔已經不再是當年的本山大叔了,一個在原地踏步,一個在不斷成長;一個是天上,一個是地下,這樣的兩個人也就沒辦法在一起繼續生活了。
面對這樣的落差,不光是趙本山和葛淑珍兩個人心知肚明,就連趙本山當年的大舅哥都表示理解,都看不下去了,他甚至主動對本山大叔說:實在不行的話,你們兩個就分開吧!
事實證明,趙本山和前妻葛淑珍離婚之後,彼此活得都很好,並不是誰都離不開誰,本山大叔創造了自己事業的輝煌,並重新組建了幸福的家庭,可謂是事業、愛情、家庭、兒女多豐收。
而葛淑珍也不差,一個人帶著女兒自立自強,不需要活在一個男人的光環里,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強大,活出了屬於自己的真實、尊嚴和平實。
婚姻不易,確實需要且行且珍惜,但有時感情也不能太過勉強,該放手時也得選擇放手。
-END-
作筆記是好習慣,給你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