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起的國貨背後
原本一直被炒鞋圈看不上的國貨鞋,因「棉花事件」,一夜之間「身價」急劇上漲,也成為了受追捧的香餑餑。
網上看到很多「成功案例」:20歲大學生,炒鞋月入4萬,實現財務自由…
收藏喜愛的球鞋,本來是一種興趣愛好,然而,「炒鞋」暴富的神話以及資本市場的推波助瀾,讓「炒鞋」市場愈發瘋狂。
所謂「炒鞋」,和「炒房」、「炒股」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低價進,高價出。將所謂的限量版、聯名款、最新款球鞋增值。通過囤貨、買斷等方式,「炒」出天價。
01
買不起的國貨
在過去的半個月,很多國貨品牌都如同坐上過山車一般忽高忽低,驚險刺激。
因「棉花事件」引發的運動鞋抵制浪潮之下,國內運動品牌市場面臨新一輪的大洗牌。然而,試圖在這個特殊節點上打出」品效合一」的一眾國產品牌,卻被炒鞋一族推上了熱搜。


展開全文
另一品牌的一雙發售價499的休閒板鞋白黑款,也炒價高達4599元,這樣的價格,也並不能阻礙有著9000條的購買記錄!

02
「炒鞋」也要看K線
中年人炒股,年輕人炒鞋,
只聽說過炒股看K線圖,
現如今炒鞋也需要研究K線圖。
鞋子,已經成功從一款普通商品
變成了金融產品。
通過某些APP可觀察「鞋」指數,經「二級市場」進行交易。而這里的二級市場,就是消費者,黃牛、莊家互相交易的場所。
在這里,炒鞋子有了「實時報價」。人們通過平台進行存售交易,並通過觀察K線走勢圖,來了解市場價格,做到低吸高拋,賺取差價哦!

03
炒鞋的套路
商家限量發售某款鞋;
由於是限量版,消費者會去排隊購買;
由於搶購的人太多,這時候黃牛他們會加價收鞋,然後再加價轉賣出去;
因為球鞋需求非常大,莊家開始從黃牛和個人手中收鞋,以達到控制市場,莊家為了控制收鞋時的價格,會一邊收的同時,一邊低價出售;
當市場價砸到了最低時,個人和黃牛會恐慌性拋售,莊家再大量收購(低吸)這樣莊家就成功的控制了市場上大量的球鞋;
有了足夠的貨源後,就可以掌握市場的定價權,鞋子價格會被一步步拉高(高拋),並慢慢出貨。
當看到球鞋價格再次走高時,炒鞋的小白們進場了,接盤的小白越多,莊家賺錢越多…
04
炒鞋背後的風險
央行上海分行早在2019年10月,就曾發文《警惕「炒鞋」熱潮防範金融風險》指出炒鞋平台實為擊鼓傳花式資本游戲。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炒鞋的背後可能涉嫌非法集資、金融詐騙、非法傳銷等涉眾型經濟金融違法行為。

引用簡報中提到的風險
第一:「炒鞋」交易呈現證券化趨勢,日交易量巨大;
第二: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為「炒鞋」平台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槓杆服務,槓杆資金入場助長了金融風險;
第三:操作黑箱化,平台一旦「跑路」,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
除此之外,如果你的炒鞋資金是貸款而來,一旦「炒鞋」失敗,貸款逾期歸還,還會影響個人徵信記錄。
所以,一定堅決遏制「炒鞋」的風氣蔓延,愛國不是門生意。讓潮流文化回歸文化本身。
風險提示
本文件作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戶服務事項之一,不屬於基金的法定公開披露信息或基金宣傳推介材料。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僅供閱讀者參考,既不構成未來本公司管理之基金進行投資決策之必然依據,亦不構成對閱讀者或投資者的任何實質性投資建議或承諾。本公司並不保證本文件所載文字及數據的准確性及完整性,也不對因此導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資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基金投資有風險,敬請投資者在投資基金前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並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產品。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它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新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本公司提醒投資人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後,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淨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人自行負擔。敬請投資人在購買基金前認真考慮、謹慎決策。
本文件的著作權歸匯豐晉信所有,任何機構或個人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者許可他人以任何形式對本文件進行復制、發表、引用、刊登和修改。
收藏
舉報
作筆記是好習慣,給你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