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中國女性比男性更易患抑鬱症?一旦患上,又該如何治療

近日,在中國精神衛生調查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研究人員就發布一項最新的調查結果:

抑鬱障礙在中國分布特徵具有「重女輕男」現象,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失業者高於就業者,分居、喪偶或離婚者高於已婚或同居者。

此次研究報告,主要由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等44家單位,在歷經3年多的時間最終完成的科研項目,是我國首次全國成人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

抑鬱症,在我國已不再罕見

事實上,早在2019年所公布研究報告顯示:無論在全球還是中國,抑鬱障礙在精神障礙中的疾病負擔占據首位,在全球所有疾病的疾病負擔中,抑鬱症障礙排名第13位,在中國排名第11位。

對於抑鬱症,早在幾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就將其定義為世界首位的致殘疾病,這種疾病的危害程度也遠遠超過於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癌症等看上起似乎更為致命的疾病。

據數據顯示,當前全球總共有3億多的抑鬱症患者。

展開全文

抑鬱症,不是心情不好那麼簡單

抑鬱,不是普通的心情不好,普通的心情不好很難一連持續幾個整體。

而抑鬱症是一種持續時間很長,幾乎每時每刻都陷於低落的情緒,就如同一個泥潭,患者幾乎不可能憑借著自己力量掙扎出來,反而還會越陷越深。

這類患者對曾經的快樂之源失去興趣,無時無刻不陷入對自己的自責。

隨著病情逐漸加重,他們反應遲鈍,就與外界環境的變化無法迅速適應,甚至連最基本的呼吸、吃飯都變得很困難。

幸運的是,抑鬱症可以治癒

抑鬱症其實更像是一個大腦的「重感冒」。若我們能夠重視對待,不再將其視為羞恥,這種疾病也能得到有效緩解,甚至是治癒。

那麼,在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進行治療抑鬱症呢?

一、尋求心理輔導

有了抑鬱的情緒,不要總是一個人默默地承受。

或許你認為依靠自身的堅強意志,可以戰勝一切,於是總是強行壓抑自己,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

你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輔導,多學習與抑鬱相關的科學知識,了解和認識抑鬱症。這是一種有效的、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經常學習心理知識,可提升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多去幫助別人

當自己情緒低落的時候,嘗試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既能讓別人獲得幸福快樂,也可以讓自己轉移注意力,情緒變得好轉起來。

這樣有助於自信心的重建,也能感受到自我的價值。

三、學會遺忘

經常給自己心理暗示,忘記那些給自己帶來負面情緒、使自己不開心的人和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於是就不知不覺地遠離了煩惱和憂愁。

生活就要跟自己喜歡的一切在一起,每天做自己喜歡的事,心態就會變得樂觀豁達,能夠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一切。

四、改變錯誤認知

患者要清楚地認知到自己所擔心的事情。比如擔憂自己的身體會出現問題,擔心家人會出車禍,擔心好朋友尋短見,擔心工作的事情不能處理好,擔心會有壞人騷擾自己……

要意識到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就是自己的錯誤思維和認知,導致病魔纏身。相信現代的醫療技術,相信世界上的善良和美好,通過改變錯誤的認知,也能治癒自己。

五、吃抗抑鬱食物

一些食物能夠激發大腦的多巴胺,增加愉悅感,比如香蕉、櫻桃、低脂牛奶、菠菜、豆腐等。

香蕉含有生物鹼,可振奮精神和提高信心,減少憂郁情緒;櫻桃中的花青素能製造快樂;低脂牛奶含鈣豐富,使人不容易緊張、暴躁或焦慮;多吃菠菜攝取足夠的葉酸,可抗抑鬱;多吃蛋白質含量豐富的豆腐,還能給身體補鐵,會使人情緒良好……

抑鬱症,一點都不丟臉

抑鬱症並不是個人的性格或者心理缺陷而引起,普通的安慰對於抑鬱症患者而言更是有害無益。

然而,正因如此,我們對待抑鬱症就如同對待其他疾病那樣,積極尋求治療態度,接受心理干預。

還是那句老話—抑鬱症,不丟臉!可以治!


作筆記是好習慣,給你新想法

連結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