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偶像是新一代流量王還是圈錢新利器!

2019年7月19日,B站在上海舉辦了為期3天的二次元主題歌舞晚會,通過全息真實化攝影技術,洛天依、言和、樂正綾等虛擬偶像登台演出,現場觀眾頻頻尖叫、吶喊,陣勢完全不輸於頭部偶像歌手的演唱會。此次主題歌舞晚會門票價格在380-1580元不等,雖然價格並不低,但仍是“一票難求”。

虛擬偶像是否會成為新是流量王呢?

虛擬偶像的發展

“虛擬偶像”並不是什麼時髦的新生概念,這個詞語早在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就已經出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虛擬偶像不斷湧現,比如日本的“初音未來”,本土的“洛天依”,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

2007年初音未來音源庫發布,標誌著虛擬偶像的誕生。以Vocaloid為代表的第一代虛擬偶像,生存方式以P主上傳歌曲為主,可以稱為“人力虛擬偶像”。

他們的歌聲依靠語料拼接,即在Vocaloid軟件中安排好音素的位置,然後改變氣聲​​、嘴形等參數,以求接近人聲。

虛擬偶像的發展得益於這個時代科技的發展,也得益於人類對於偶像要求提升的需求。

你再也不用擔心你的偶像是一個台上衣冠楚楚,幕後衣冠禽獸的人,你也不用擔心你偶像唱歌的時候嗓音不對,下次見面的時候身材走形。

人們按照大眾的意願創造了他,給它賦予長相、聲音、性格,粉絲只需要為之付出感情。

虛擬偶像的主要業務

虛擬偶像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構成一個特定行業,而更多作為一個信息載體,在小說、漫畫、動畫、時尚、遊戲、短視頻等行業中延伸。

虛擬偶像相關產業的運營主要涉及主播內容製作、線下活動、短視頻、漫畫、小說、音樂、周邊、品牌聯動等方向。

按照吸粉核心不同,可提煉為兩條發展路線:粉絲經濟路線和KOL內容運營路線。

其中,虛擬偶像企劃路線的重技術、高投入適合巨頭玩家佈局;內容運營路線的重內容、低投入適合初創企業進入。

虛擬網如何圈錢

與普通網紅類似,虛擬網紅的“營業”目的也是希望在社媒上吸引大批關注者,隔著屏幕傳遞個性化審美和新潮理念,並通過安利商品來拉動消費。

不同的是,虛擬網紅的背後通常藏有一支由CGI技術人員、營銷團隊、社媒專家和合夥人組成的龐大團隊。同時,這群網紅的個人身份、生活方式、外表,甚至思想和行為,都是整個團隊精心設計的產物,是為了滿足觀眾胃口而創造出的圈錢利器。

▲虛擬網紅Lil Miquela

矽谷人工智慧科技公司Brud是最著名的虛擬網紅造星公司,而時尚界當前最紅的虛擬網紅Lil Miquela正是由他們的團隊一手打造的。

今年,Brud完成了新一輪融資,目前估值1.25億美元。

她可以在多個地點同時生成照片。她還不會年老,不會生病,沒有中年危機,沒有亂糟糟的生活情景劇(除非是精心設計的)。這幾乎是每一個網紅營銷團隊想要打造的夢幻人生。

▲男性虛擬網紅Liam Nikuro

日本一家初創科技公司創建出了亞洲首位男性虛擬網紅——Liam Nikuro。這位日系混血帥哥,不僅是位酷炫的年輕音樂製作人,還是精通時尚和美妝的萬人迷。

2.0虛擬網紅技能

早期虛擬偶像採用的是“藝人”包裝模式,投入大,週期長,風險高,一般人玩不起。

商業化模式也很有限,並沒什麼賺錢機會。近兩年,隨著實時動作捕捉技術的成熟,在海外,虛擬偶像產業逐步從“藝人模式”的1.0時代,過渡到一個偶像類型更豐富,偶像打造模式更加多元化的“虛擬偶像2.0”時代,也就是“虛擬網紅”VTuber時代。

▲絆愛醬

虛擬偶像步入2.0時代的典型代表,是全球第一Vtuber“絆愛醬”。由於動捕技術的運用,“絆愛醬”得以在Youtube平台上,像所有真人播主一樣,既可以直播遊戲,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日常”——更重要的是,這些節目內容都可以快速量產。

和“1.0時代”的虛擬偶像們相比,以“絆愛醬”為首的“2.0時代”虛擬偶像們,在很多方便都有優化和創新。

一,環境新,可以實現全場景衍生,更便於IP孵化;

二,技術新,動捕技術投入運用,內容體量增大,還可隨時直播互動;

三,創意新,除了音樂舞蹈,新的虛擬偶像們能遊戲,能搞怪講段子,甚至能主持視頻乃至電視​​節目;

四,平台新,除了過去的視頻平台和社交媒體外,新的虛擬偶像們主要活躍於短視頻,直播平台。海外有Youtube,國內亦有抖音、微視以及鬥魚等直播平台能夠承載這些各具特色的新一代虛擬偶像們。

虛擬偶像背後的道德問題

在引領新潮、瘋狂漲粉之餘,虛擬網紅也引發了不少的爭議。

一方面,虛擬網紅的在廣告披露方面尚缺乏明晰的規範,這便為一些品牌打擦邊球提供了可鑽的空子。

另一方面,虛擬網紅成名背後的目的往往是不為人知的,其背後的利益方也常常是隱身的。

虛擬網紅為黑人維權運動及LGBT群體發聲的行為常被認為是一個博人眼球的噱頭,而非真實的價值觀傳遞,同時,他們所推薦的產品可靠性也同樣受到質疑。

虛擬偶像的“錢景”

虛擬品牌大使已經成為了各路商家在社交媒體上的全新代言人。這些虛擬形像不僅能夠幫助各類品牌觸達消費者,還能通過一種新穎、接地氣的方式傳遞品牌核心價值。

以現實人物為原型創造虛擬角色非常容易,商家可以藉助虛擬技術的力量,為不同產品創建各自的品牌大使,以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這將在未來創造巨大的商機。

對於從事這一新興產業的所有企業來說,“虛擬偶像”概念的擴大化和主流化,無異於為這個已有二十餘年曆史,“既老又新”的領域重新劃分了一次賽道,各大直播、短視頻平台的海量內容需求必然會給虛擬偶像帶來新的機遇。因遊戲版號停發等因素導致的投資熱點轉移,“虛擬偶像”大有成為當前文娛產業焦點的趨勢。

最後更新: 2025 11 月

連結筆記